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种植技术 > 栽培技术 > 竹类苗木竹织叶野螟的虫害防治

竹类苗木竹织叶野螟的虫害防治

来源:花木网 作者:小叶子 发布时间:2014-11-20 09:46:58

【概要】竹织叶野螟(AlgedoniaCoclesalisWalker)别名竹螟、竹苞虫、竹卷叶虫,属鳞翅目螟蛾科,国内分布于山东、河南以南各省,可以为害毛竹、淡竹、刚竹、苦竹等多种竹子......

    竹织叶野螟(Algedonia Coclesalis Walker)别名竹螟、竹苞虫、竹卷叶虫,属鳞翅目螟蛾科,国内分布于山东、河南以南各省,可以为害毛竹、淡竹、刚竹、苦竹等多种竹子。

  幼虫吐丝卷叶取食为害,大发生时竹叶被吃光,影响竹鞭生长及下年度出笋,甚至使大面积竹子枯死,受害毛竹砍下后重量减轻35%-50%

  1、形态特征

  成虫:体长9-13mm,翅展28-30mm,体黄褐色,触角丝状,复眼草绿色。前后翅外缘具褐色宽带,前翅有横线三条,呈褐色波状纹,中横线中央部分断裂,中横线后段与外横线前段有一纵线相连接,外横线后段消失;后翅中央有一弯曲褐色斑纹。

  卵:扁圆形,长0.8-1.0mm,淡黄色,中央部分厚,略呈半透明。数十粒聚集一起,卵块扁平、略近圆形,各卵粒呈鱼鳞状紧密排列。

  幼虫:共6龄,老熟幼虫体长18-24mm,头部褐色;取食期间体呈绿色或淡黄色,体表光滑;老熟时体色变浅,呈灰白色,各节有淡褐色的毛片,入土化蛹前转为金黄色。

  蛹:长12-14mm,橙色,腹部较细,末端有钩状臀棘数根。茧椭圆形,长约15mm,在竹苞内或表土上的为丝质茧,在土内做土质茧(以土为茧,没有丝)

  2、发生规律

  11代,少数12代,以老熟幼虫在土茧中过冬。翌年5月初过冬幼虫开始化蛹,蛹10-15天羽化成虫。成虫有趋光性,需吸食花蜜才能交尾产卵,卵块产于嫩叶背面,呈鱼鳞状,卵3-5天孵化。初孵化幼虫取食竹叶上的表皮,2龄后吐丝卷叶躲在其中取食,并形成大的虫苞。幼虫在6月中、下旬为害,7-8月为害盛期,被害竹上虫苞累累,多达300余个,竹叶被食尽,竹枝发黄,直至10月仍可见少数幼虫为害,多数幼虫于10月份均在竹蒲头附近疏松表土上做土茧过冬。有少数幼虫在7月底化蛹,8月羽化成虫繁殖2代。

  3、防治方法

  (1)农业防治。

  结合竹林抚育,清除林间、林缘小灌木,减少蜜源植物;冬季削山松土,可以增加过冬幼虫死亡。

  (2)物理防治。

  根据成虫的趋光性,可在成虫盛发期设置黑光灯进行诱杀。

  (3)生物防治。

  幼虫期林中施放赤眼蜂。大面积发生为害,可用飞机喷洒灭幼脲号,每hm2施药量375-525mL。离蚕区较远的竹林,可以喷Bt、白僵菌。

  (4)化学防治。

  在6月底发现幼虫苞叶时,可用90%敌百虫500倍液或50%敌敌畏1000倍液喷雾。竹林较密,可使用5-10%敌敌畏烟剂毒杀成虫和幼龄幼虫,每hm20.5-2kg,杀虫效果较好。

 

相关商品推荐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的文章资讯、市场行情、展会信息等内容均为作者提供、网友推荐、互联网整理而来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行业信息,并不代表成都苗木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。